近日張某發(fā)現(xiàn)自己排尿后有很多泡沫,甚至泡沫長時間不消散,到醫(yī)院就診,做尿常規(guī)檢查后發(fā)現(xiàn)尿蛋白陽性,是自己得了腎病嗎?什么是蛋白尿呢?泡沫尿一定就是蛋白尿嗎?您了解尿常規(guī)、尿蛋白定量等相關的檢查指標嗎?下面請讓我?guī)晃牧私獾鞍啄颉?/p>

答:腎臟基本功能就是生成尿液。生成尿液的過程,就是有選擇的將體內的代謝廢物及有害的物質清除出去,而有用的物質保留下來,從而調節(jié)水、電解質、酸堿平衡。一般來說,大分子的蛋白質無法通過腎小球濾過膜的孔徑屏障;并且蛋白質一般帶負電荷,在電荷屏障作用,難以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少量的小分子蛋白質雖然通過了腎小球濾過膜,也還是會被腎小管給重吸收,因此正常人尿液僅有微量的蛋白質濾過,每天排泄尿蛋白的量僅為20~80mg。當尿蛋白超過150mg/24h或超過100mg/L時,尿蛋白定性試驗則為陽性,稱為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則為大量蛋白尿。
答:不一定。正常情況下,尿液形成泡沫很少。但當站立排尿、飲水不足或者尿急的時候,因尿液濃縮,積累了一定量的有機物、或因排尿角度和速度的改變,容易出現(xiàn)泡沫尿,但此時送檢尿蛋白定性常常是陰性的。
答:1.一過性或暫時性蛋白尿:常見于劇烈運動后、發(fā)熱或脫水;
3.直立性(體位性)蛋白尿:分為暫時性或持續(xù)性;
? ? 4.原發(fā)和繼發(fā)性腎小球腎炎: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遺傳性腎炎、腎病綜合征、IgA腎病、紫癜腎炎、狼瘡腎炎等;5.原發(fā)性腎小管間質疾病: 如急性間質性腎炎、反流腎病、腎發(fā)育不良等。
1.混入精液或前列腺液、血液、膿液、炎癥或腫瘤分泌物以及月經(jīng)血、白帶等,常規(guī)尿蛋白定性檢查均可呈陽性反應,尿沉渣檢查可見紅、白細胞和扁平上皮細胞等,此時將尿離心沉淀或過濾后,蛋白定性檢查會明顯減少甚至轉為陰性;2.有些藥物如利福平等從尿中排出時,可使尿色混濁類似蛋白尿,但蛋白尿定性反應呈陰性;3.尿液長時間放置或冷卻后,可析出某些鹽類結晶,使尿呈白色混濁狀,容易被誤認為蛋白尿,但加熱或加少許醋酸后能使混濁尿轉清,有助于區(qū)別;4.淋巴尿:當淋巴尿含蛋白質較少時,不一定呈乳糜狀;5.高濃度尿酸、草酸鹽、有機碘造影劑及某些氯化物消毒劑或清潔劑污染的尿液,會導致尿蛋白假陽性;6.堿性尿和高比重尿也是造成尿蛋白假陽性的重要因素,某些藥物可造成尿液呈強堿性。尿液標本不新鮮,在空氣中暴露過久,可因CO2揮發(fā)或細菌生長,使尿液 pH 升高,此外尿液濃縮至尿比重增高,均是導致尿蛋白假陽性的原因。
1.功能性蛋白尿:一般為暫時性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1g/24h,蛋白尿以中分子白蛋白為主,發(fā)生在劇烈運動后或發(fā)熱過程中,過度寒冷、高溫作業(yè)、精神緊張等交感神經(jīng)高度興奮等狀態(tài),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2.體位性蛋白尿:一般小于<1g/24h,可作夜間臥床后晨起前的尿液和站立行動4~6h 后尿液的蛋白定性檢查作比較,連續(xù)測定3天,如前者尿蛋白為陰性,而后者為陽性,則可確定為體位性蛋白尿,又稱為胡桃夾現(xiàn)象,多見于瘦長體型的兒童及青少年;3.運動后蛋白尿:正常人在運動后會出現(xiàn)蛋白尿。運動的劇烈程度是決定蛋白尿的主要因素,一般在運動停止后 0.5h 內出現(xiàn)尿蛋白量的最高峰。
? (二)病理性蛋白尿
指各種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腎臟疾病及遺傳性疾病所致的蛋白尿,特點是尿蛋白持續(xù)不消退,或伴有血尿、浮腫、高血壓等表現(xiàn);也可呈單純性蛋白尿,無任何臨床癥狀或體征。1.腎小球性蛋白尿:是由于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類型, 見于多種原發(fā)或繼發(fā)性腎小球腎炎。是由于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于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此類蛋白尿的特點一是蛋白量常較大,排出范圍 1~30g/d;二是其成分以白蛋白為主,或是以白蛋白及比其分子量更大的蛋白為主;2.腎小管性蛋白尿:是由于腎小管對濾出蛋白的回吸收障礙所致。見于腎小管間質病變、腎盂腎炎、先天性腎小管病、低鉀腎病等。此類蛋白尿的特點為尿蛋白總量通常較少,一般<1g/d;且僅含少量白蛋白,并以低分子量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輕鏈蛋白、維生素 A 結合蛋白等為主;3.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血循環(huán)中某些較低分子量(<6~7萬)的蛋白質異常增多,經(jīng)腎小球濾出,并超過腎小管再吸收能力而出現(xiàn)蛋白尿,此類蛋白尿早期并無腎本身病變。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出現(xiàn)本-周蛋白)、嚴重擠壓傷的肌紅蛋白尿、骨髓瘤及單核細胞白血病時的溶菌酶尿等。4.分泌性蛋白尿:指腎小管、下尿路分泌的蛋白或其它蛋白質所致的蛋白尿。如腎小管受炎癥或藥物刺激后分泌 IgA 或大分子的 Tamn-Horsfall 蛋白質,其是形成管型尿的基質,也可能與免疫反應有關,但量不多。5.組織性蛋白尿:正常尿中有一些可溶性的組織分解代謝產物,含量較少,但當中毒、缺血、炎癥或腫瘤引其組織壞死時,含量可增加。如腎小球腎炎時尿中排除腎小球基膜抗原,腫瘤時尿中可查到與中流有關的特異抗原物質。
1.針對性檢查:如果尿常規(guī)持續(xù)存在尿蛋白,一般還需要進一步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和尿微量蛋白測定,如尿液總蛋白、尿液微量白蛋白球、NAG、ɑ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IgG、視黃醇結合蛋白等指標,以及腎功能、肝功能、免疫指標等,來查找具體的原因并對癥治療。
2.科學飲食:避免含鹽量高、辛辣刺激性、高嘌呤、高脂肪的食物。

如有需要請聯(lián)系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
醫(yī)學檢驗科:0373-3029846
供稿:醫(yī)學檢驗科 王偉
審核:醫(yī)學檢驗科 郭慶合
美編:孫林蓁?
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