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2-04-01 09:26:00 閱讀次數:28567次
近日,我院創傷醫學科成功開展一例雙膝關節軟骨缺損自體骨髓干細胞體外構建組織工程軟骨,關節鏡下移植手術。
創傷、退變、炎癥、腫瘤等均可以引起人體關節軟骨損傷,軟骨自身修復能力極低,一旦損傷,將隨時間推移越來越重,嚴重時可出現骨性關節炎,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關節功能障礙,降低生活質量。目前傳統外科治療采取的關節清創術(debridement)、微骨折術(microfracture)等幾種手術僅適合于小范圍的軟骨損傷,對于較大范圍或嚴重的關節軟骨缺損,患者最后只能進行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應用組織工程原理體外構建活體軟骨核心技術的突破,為關節軟骨損傷的生理功能重建帶來了新的希望。
? 關節軟骨的修復和再生,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是公認難題,使眾多軟骨損傷患者的生活和運動質量大打折扣。新鄉醫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聯合,在任文杰校長的牽頭和帶領下,與國家組織工程中心共同開展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攻關,實現以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作為種子細胞,以體外誘導分化為技術核心,在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車間,培養出大小和形狀精確可控的自體組織工程軟骨,最后在關節鏡微創手術下回植體內。
軟骨缺損目前常用修復方法,有自體軟骨移植或切開手術植入等,存在供體有限或創傷大(自體組織)、免疫排斥(異體組織)、缺乏生物學功能及異物排斥(人工材料)等弊端。本項目全面克服了目前同類組織工程產品力學性差、生物學功能不足的缺點,具有接近正常的軟骨組織特異性結構和功能,是真正可以用于自體組織再生,及永久性功能重建的活體組織。目前省內該項目僅在新醫三附院得以應用,此次特別邀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整形外科周廣東教授,和勝利油田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吳瓊主任親臨指導。手術在關節鏡下進行,損傷小,切口小,再生軟骨組織具有自體細胞無排斥性及致敏性。多中心術后隨訪效果滿意,是目前關節軟骨損傷修復領域,極具創新性和社會價值的理想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