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2-12-27 09:30:00 閱讀次數:20769次
(張天吉)運動崴腳了,或者碰傷、砸傷,甚至是專業運動后,人們都會用冰塊或者冰水放在身體表面,以求緩解疼痛,加速恢復。但是到底應該怎么去冰敷呢?可能有人會說,冰敷不就是把那些冰冷的東西敷在腫痛的部位嗎?但是冰敷有著非常多的細節講究和注意事項的,不正確的冰敷不僅治不了病,反而可能加重之前的病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后果。 ?冰敷有什么作用? ??冰敷,主要是通過低溫作用于皮膚和深層組織,使擴張的血管收縮,減輕組織外滲及腫脹的現象。
如何正確冰敷??
??(1)正確的自制冰袋。?自制冰袋使用的是“冰水混合物”,而不是純冰塊。找一個沒破損的塑料袋,冰和水比例大概在1:2~1:3左右,將冰水混合物裝入塑料袋中。 ??
(2)正確的冰敷時機和位置。傷后立即開始冰敷,越早越好。冰敷位置就是紅腫熱痛部位的皮膚表面。此外,不要將冰袋甚至冰塊直接接觸皮膚冰敷,應間隔毛巾類保護物體。
(3)正確的冰敷持續時間和頻率。 比如,冬天剛出門臉凍得發白,這是因為面部血管收縮了。但時間長了,臉反而凍得紅腫,是因身體怕面部皮膚缺血壞死而代償性的讓血管重新擴張了。同理,短時間冰敷能讓血管收縮減少炎癥滲出。但是冰敷時間過長,反而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加重炎癥反應,變得更腫了。然而,時間太短又無法影響到深部肌肉組織,加之每個人脂防厚度不一樣。所以一般情況下會建議:每4-6小時持續冰敷20-30分鐘。
?冬天長時間待在戶外臉部紅腫
冰敷的不良反應和風險?冰敷的禁忌有哪些? ???
(1)不良反應。主要為凍瘡和神經損傷,所以每次冰敷時間應限在20-30分鐘,并經常進行皮膚檢查和感覺評估。
(2)冰敷的禁忌包括:大面積組織受損、感染性休克、皮膚青紫時,不宜用冰敷,以防組織壞死。枕后、耳廓、陰囊等處忌用冷敷,以防凍傷;腹部不宜冰敷,以防引起腸痙攣或腹瀉;冠心病伴高熱患者,應避免足底冰敷,以防一過性冠狀動脈收縮引起心絞痛。
??所以說,冰敷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拿個冰塊兒放在皮膚上就完事兒了,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有任何疑問,冰敷前一定要咨詢專業醫生,切勿自行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