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黄色小说|丰满熟女人妻中出系列|nanataipei51吃瓜|中文字幕第三十五页

0373-3029114

【科普】老年人防止跌倒,這些事情要知道

添加時間:2023-08-07 20:30:00 閱讀次數:330次

老年人跌倒可能會導致軟組織損傷、骨折、關節脫位等,由此長期臥床不起,引起各種并發癥,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大多數情況下,老年人跌倒的發生都存在可預知的潛在風險因素。因此,應注意防范、積極地進行預防和控制。

1.png


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常見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環境、物品因素:

地面濕滑、不平整、雜物多,影響行走;照明不足或過強,視力受影響;浴室及房間缺少扶手;輪椅、拐杖等輔助工具使用不當;衣褲過于寬大、鞋襪不合腳、鞋底不防滑等。


2.生理、心理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功能下降,如視覺減弱,骨骼肌、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等控制能力降低,導致反應遲緩、肌肉減少、肌力減弱、步態不穩、平衡功能下降;同時老年人夜尿增多、營養不良等因素使跌倒的危險明顯上升。而且,如果曾經發生過跌倒事件,老人害怕再次跌倒,動作越緊張,其發生跌倒的幾率反而越大。


3.疾病因素:

各種心肺疾病、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疾病導致的癥狀,如頭暈、眩暈;肌力、平衡及步態異常;體位性低血壓、認知功能受損等導致機體穩定能力受損。此外,眼科疾病、足部疾患(如雞眼,甲溝炎等)、各種原因導致的大小便失禁(需緊急和頻繁的上廁所)等情況,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風險。


4.藥物因素:

很多老年人同時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需聯合使用多種藥物。一些藥物通過影響人的血壓、血糖、精神意識等方面而存在導致跌倒的風險。服藥種類越多,跌倒風險越大。常見高跌倒風險藥物,如:鎮痛藥、催眠藥、抗驚厥藥、降壓利尿劑、擴血管類藥物、瀉藥、鎮靜劑和抗焦慮抑郁的精神類藥等。


老人和家庭照護者應注意識別生活中是否存在以上危險因素,及時采取有效預防措施。那么,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防止跌倒發生呢?

應注意地面的防滑,尤其衛生間和廚房的地面應鋪防滑墊;合理安排家具,活動范圍內沒有障礙物;衛生間安裝扶手便于起坐;保證光線明亮,照明充足;選擇合適的、防滑的鞋子,褲腳避免過于肥大;將經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方便老人取用的位置,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充分便利。

2.png

日常多溝通、多陪伴,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要。飲食合理,保證營養,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可以有計劃的進行有氧耐力訓練,站立時可行間歇踮腳尖或雙下肢交替負重訓練;推薦練習太極拳,能很好的降低跌倒風險。

3.png

老年人在日常活動及體位轉換時,速度要緩慢,避免彎腰后突然站起,減少彎腰動作及彎腰程度。由臥床轉為站起時,遵循“三部曲”,即平躺30秒、坐起30秒、站立30秒后再行走。睡眠時抬高床頭10~30度,以舒適為宜,淋浴水溫以37℃~40℃為宜。

家人要關注老人在行走或平衡方面遇到的問題。如果出現肌力、平衡及步態異常,應到醫院檢查。正確使用助行器等保護性器具,避免拐棍使用不當造成的跌倒損傷。在使用輪椅等器具時,靜態時應鎖定輪鎖,轉運時放穩扶好,應使用安全帶或護欄。對于有視力障礙的老年人,如有不同用途的兩副以上眼鏡,應貼上相應的標簽。發現存在尚未診斷的視力問題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使用高跌倒風險藥物時(如降糖藥導致低血糖、鎮靜藥導致眩暈等),老人和照護者要警惕跌倒風險增加的可能,在藥效期內應適當減少活動。正在服用降壓藥的老人,應警惕體位性低血壓的出現。如一旦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或體位改變、外出行走出現頭暈、肢體無力等不適癥狀時,應立即就近坐下或扶靠牢固穩定物體,也可由家人攙扶平躺休息,必要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如果老人存在各種原因導致的大便或小便失禁,需頻繁上廁所時,宜在床旁提供洗漱和如廁的替代設施。也可進行大小便自控能力訓練,制定如廁計劃,對頻繁如廁的患者,建議使用大/小便失禁護理褲、護理床等。

當存在認知功能受損的老人(如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出現精神與行為癥狀時,應移除周圍可能造成傷害的物品。對產生幻覺并出現游走或夜間異常行為的老人,夜間可反鎖門窗或實施保護性約束。


最后,特別強調,為了避免跌倒的發生,老年人及家庭照護者需要共同參與,重視生活中的安全風險,尤其老人自身的警惕更關鍵,要正確認識自身的活動能力,量力而行,預防意外發生,安享幸福晚年。

4.png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普通外科:0373-3029642


供稿:普通外科 張俊波

審稿:普通外科 孟鑫

美編:孫林蓁

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