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3-08-04 18:55:00 閱讀次數:309次
夏季到了,在忍受酷暑與享受清涼之間,常常會出現消化系統失衡情況,所以在消化內科門診經常會聽到患者說“醫生,我拉肚子啦!”“醫生,我這兩天大便可稀啦,是不是腹瀉啊?”
什么是腹瀉?
腹瀉俗稱“拉肚子”,是一種常見癥狀,是指排便次數增多(>3次/日),或糞便量增加(>200g/d),或糞質稀薄(含水量>85%)。
臨床上,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腹瀉兩大類,病程短于4周者為急性腹瀉,超過4周或長期反復發作者為慢性腹瀉(chronic diarrhea)。
腹瀉的分類及病因有哪些呢?
夏季腹瀉高發的原因有哪些?
1.夏季天氣炎熱,為貪圖涼爽,進食太多生冷瓜果、冷飲或偏冷食物,以及在空調房中久待,會導致身體受涼,腸蠕動加快出現腹瀉。
2.夏天食物保質期短、很容易變質,吃了剩飯或其他一些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可以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
3.天氣炎熱,雨水較多,利于腸道致病菌的繁殖。
4.蟑螂等蟲類活躍,攜帶致病菌,傳播疾病。
腹瀉了怎么辦?
1.注意休息,以減少體力消耗和腸蠕動次數。
2.多飲水,最好是淡糖鹽水。
3.由于腹瀉頻繁,肛門處粘膜與皮膚受糞便刺激可引發紅腫、疼痛,每次便后,應用軟紙、濕巾擦拭干凈,有條件時應用溫水清洗。
4.進食一些清淡、少油和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
若出現寒戰、發熱、煩躁、明顯腹痛、上吐下瀉、頭暈乏力、腹瀉伴有粘液膿血便或者黑便等情況,請及時就醫。腹瀉超過4周就定義為慢性腹瀉,需到醫院徹查原因。
夏季怎么做可以遠離腹瀉?
腹瀉對人身體影響可大可小,若注意防護,積極應對,腹瀉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就可以降低到最小。
1.注重清潔廚房用具、餐具及冰箱,加工食物的餐具、刀具要生熟分開。
2.少食油膩、辛辣、生冷食物,隔夜食物盡量不吃。
3.勤洗手,講究個人衛生。
4.注意休息,避免受涼、勞累,預防感冒和中暑,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消化內科:0373-3029595
供稿:消化內科?王蓓蓓
審核:消化內科?張幫杰
美編:孫林蓁
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