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5-20 21:05:00 閱讀次數:259次
痛經和不孕往往是引發女性困擾和擔憂的兩大主題,在女性的健康問題中,這兩種看似互相獨立的癥狀卻指向了同一種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好發于女性生育期,近年來其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質量。下面我們將深入了解這一疾病,提高我們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認知,為女性的生殖健康保駕護航。
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位于子宮腔內,隨著女性體內雌孕激素的變化發生周期性增殖與脫落,形成月經。若子宮內膜從宮腔“出走”并種植于宮腔外的其他部位,就會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
育齡期婦女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高發人群,尤其是生育少、生育晚的婦女。近年來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這與剖宮產率增高、人工流產與宮腹腔鏡操作增多有關。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經患者中,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病率占20~90%;在不孕癥患者中有25%~35%與子宮內膜異位癥有關。
①不孕:子宮內膜異位患者常伴有不孕。根據資料報道,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原發性不孕占41.5~43.3%,繼發性不孕占46.6~47.3%。盆腔內膜異位癥常可引起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母細胞撿拾或導致管腔堵塞;或因卵巢病變影響排卵的正常進行而造成不孕。???
②下腹痛及痛經:是內異癥常見而突出的癥狀,常從月經開始當天出現,持續至整個月經期,多為繼發性痛經,進行性加重。有的痛經較重難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止痛。
③性交不適:多見于子宮直腸凹有異位病灶或因局部粘連使子宮后傾固定者,一般表現為深部性交痛、陰道直腸隔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使周圍組織腫脹而影響性生活。
④月經異常:15%~30%患者有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月經淋漓不盡或經前期點滴出血。
⑤其他特殊癥狀:腸道內異癥可出現腹痛、腹瀉、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膀胱內異癥常在經期出現尿痛和尿頻。手術瘢痕異位癥患者常在剖宮產或會陰側切術后數月至數年出現周期性瘢痕處疼痛和包塊,并隨時間延長而加劇。
①癥狀+體征:育齡期女性出現繼發性疼痛且進行性加重、不孕或慢性盆腔痛,婦科檢查捫及與子宮相連的囊性包塊或盆腔內有觸痛性結節。
②影像學檢查:首選超聲檢查,其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在96%以上。
③血清CA125測定:血清CA125水平測定多用于重度內異癥和疑有深部異位病灶者,CA125診斷內異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低,可作為監測病情變化、評估療效和預測復發的指標。
④腹腔鏡檢查:腹腔鏡檢查是確診盆腔內異癥的標準方法,通過腹腔鏡手術對典型病灶或可疑病灶進行取材活檢即可確診。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的根本目的是“縮減和去除病灶,減輕和控制疼痛,治療和促進生育,預防和減少復發”。在治療過程中,應結合患者的年齡、癥狀、病變部位以及對生育的要求等多方面加以考慮,強調個體化治療。此外,我們也應該呼吁育齡期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也應該重視該疾病的預防。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調整生活方式,增強運動,提高免疫力;避免反復宮腔操作或多次人流術、清宮術;經期避免性生活。重視預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夠關注自己的健康,及時發現和治療,享受健康美好的生活。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生殖醫學科
科室電話:0373-3029668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