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6-06 20:05:00 閱讀次數:274次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是指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我國食管癌新發病例數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在全部惡性腫瘤中食管癌的發病率居第六位。
我國食管癌的三大發病特點:男性高于女性;農村的發病率高于城市;河南、河北、山西等太行山脈附近區域為高發地區。
不良生活習慣:煙酒嗜好、肥胖、口腔衛生條件差; 不良飲食習慣:熱燙飲食、進食快、飲食不規律、喜食腌菜、喜食咸食、蔬菜、水果攝入不足; 其他因素:真菌感染、致癌物(亞硝胺類)、遺傳因素。 45-65歲的中老年人; 不良生活習慣的人群:喜吃燙食、粗硬食物者、長期攝入亞硝胺和真菌毒素等致癌物的人群; 有腫瘤家族史者; 患有食管癌前病變和癌前疾病的人群:癌前病變如食管上皮增生、重度增生。癌前疾病有食管慢性炎癥、反流行性疾病、賁門失弛緩癥和食管化學燒傷等。 早期表現:哽咽感、胸骨后燒灼感?、異物感?、可無癥狀; 進展期表現:進行性吞咽困難、嘔吐、胸背疼痛、體重下降; 晚期表現:侵犯穿孔——疼痛、嗆咳、嘔血、發熱。神經受累——聲音嘶啞。惡病質——消瘦、貧血、低蛋白。遠處轉移——鎖骨上淋巴結、肝臟。 早期癥狀不特異,易被忽視。 吞咽食物時有哽咽感、異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顯的吞咽困難等,考慮有食管癌的可能,應進一步檢查。 ①少吸煙、少飲酒 《食管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提到,對于食管鱗癌,吸煙者的發生率增加3~8倍,而飲酒者增加7~50倍。酒精已被確定為鱗狀食管癌的危險因素。喝高度白酒,以及同時吸煙、酗酒,發生食管癌的概率更高。 ②少吃腌制食品、遠離發霉食物 腌制品多少都會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而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攝入過多也會增加患癌概率。無論糧食、花生、果蔬等,發霉后就不要再食用了。 ③少吃燙食、粗糙食物? 飲用65℃以上的熱飲,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在正式發表的致癌物評估報告中,非常熱(高于65℃)的飲品,被列為很有可能的(IIA類)致癌物。 ④減少肥胖 我國以食管癌以鱗癌為主,有充分證據表明肥胖與13種癌癥風險高度相關,其中就包括食道腺癌。 ⑤食用新鮮水果 國家癌癥中心曾對林縣8千多名男性吸煙人群進行了營養干預,隨訪30年,發現與不食用新鮮水果受試人群相比,每天吃水果,能降低近乎一半的食管癌死亡風險。 ⑥營養均衡 進食有營養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雞蛋、魚類。 ⑦盡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 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內鏡檢查,每2年一次。 內鏡檢查病理提示輕度異形增生,每年1次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病理提示中度異形增生,每半年1次內鏡檢查。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腫瘤內科一病區
科室電話:0373-3029657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