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10-25 21:55:00 閱讀次數:332次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改善,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度日益提高,作為臨床診斷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影像學檢查,逐步被人們所接受。為了更好的了解及診斷病情,臨床醫生經常會根據患者情況,建議患者進行CT增強或MRI增強檢查。那么,什么是增強掃描檢查,如若做增強,是選擇CT好還是MRI好。能不能一天同時行CT增強和MRI增強檢查,如果能同一天做,對身體有何影響。
不論是CT增強還是MRI增強,都是將一定劑量的對比劑(造影劑)經靜脈注射后,再進行CT或MRI檢查。相對于平掃來說,進行增強檢查可以更清楚顯示病灶的位置、大小、與鄰近結構關系,從而更準確判斷病灶的性質。尤其對于微小病灶的檢出,增強掃描檢查不可或缺。
CT檢查價格相對便宜,檢查時間較短,對骨質、鈣化更加敏感,對肺部病灶的顯示有其獨特的地位,但CT檢查有一定的輻射。
MRI檢查沒有輻射,其較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可以明確病灶的位置、大小、形態、鄰近結構關系以及血供情況。MRI在診斷腫瘤性病變、判斷腫瘤分期、評估治療效果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MRI檢查費用稍高,檢查時間較長。
CT增強和MRI增強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合適之說。臨床醫生會根據病人具體情況來選擇更適合病人的檢查手段。
CT和MRI常用對比劑分別為碘劑和釓劑,兩者主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根據《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會(ESUR)對比劑指南》第10版、《釓對比劑全程化藥學服務共識》,腎功正常者,注射對比劑后4小時排泄率達75%,24小時近100%排出體外。
因此兩種檢查能否在同一天做,主要取決于病人的腎功情況。腎功正常的患者,兩種檢查間隔時間至少要達4小時,腎功中度或重度減低的患者,盡量避免同一天檢查,不影響病人診療的情況下,應延長兩次檢查的時間間隔。如遇特殊緊急病人,臨床醫生在做完檢查后立即進行血液透析,此類情況也可斟酌進行檢查。
CT增強的原理是,利用碘對比劑來增加病變與鄰近組織的密度對比,從而診斷疾病。碘對比劑不具有順磁性,不影響組織的弛豫時間,所以注入人體后的碘對比劑對MRI檢查結果不會產生影響。
MRI增強的原理是,利用釓對比劑,改變組織的弛豫時間來診斷疾病。釓的原子質量比碘的原子質量高,因此可同時改變組織器官的密度差,所以釓對比劑注入人體后會影響CT檢查結果。
所以先做CT增強檢查不影響MRI(平掃和增強)檢查,先做MRI增強檢查影響CT(平掃和增強)檢查。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核磁共振科
科室電話:0373-3029607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