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11-05 21:25:00 閱讀次數:428次
在日常生活中,您或許聽說過“尿路結石”這個疾病,但您真的了解它嗎?今天,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尿路結石的奧秘。
尿路結石是指在泌尿系統中形成的固體塊狀物,主要發生在腎、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等部位。這些結石由晶體物質(如草酸鈣、磷酸鈣、尿酸等)和有機基質(如蛋白質、多糖等)在腎臟或膀胱內異常積聚而成。
1.疼痛?
這是尿路結石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當結石在尿路中移動時,可能會引起劇烈的腎絞痛,疼痛往往從腰部或側腹部開始,沿輸尿管向下腹部、腹股溝、大腿內側等部位放射。
2.血尿?
結石摩擦尿路黏膜,導致血管破裂,從而引起血尿,通常表現為肉眼可見的血尿或顯微鏡下的血尿。
3.尿頻、尿急、尿痛
如果結石位于膀胱或尿道,可能會刺激尿路,引起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
4.惡心、嘔吐?
當疼痛劇烈時,可能會伴隨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
1.飲食因素?攝入過多的高草酸、高嘌呤、高鈣食物,如菠菜、動物內臟、奶制品等,容易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
2.水分攝入不足?飲水過少會導致尿液濃縮,使晶體物質更容易沉淀形成結石。
3.代謝異常?某些代謝性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痛風等,會導致體內代謝紊亂,增加尿路結石的發生幾率。
4.尿路梗阻?尿路狹窄、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導致的尿路梗阻,會使尿液排出不暢,容易形成結石。
5.遺傳因素?部分尿路結石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
1.影像學檢查 包括 B 超、X 線、CT 等,可以清晰地顯示結石的位置、大小和形態。
2.實驗室檢查 通過檢測尿液和血液中的成分,如尿酸、草酸、鈣等,有助于了解結石的類型和成因。
1.保守治療 對于較小的結石(直徑小于 0.6 厘米),且無明顯癥狀,可通過多飲水、多運動、服用排石藥物等方法促進結石自行排出。
2.體外沖擊波碎石 利用沖擊波將結石擊碎,使其變成小塊,然后隨尿液排出體外。
3.手術治療 對于較大的結石、保守治療無效或出現嚴重并發癥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輸尿管鏡碎石取石術、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等。
1.多喝水 每天保持足夠的飲水量,建議 2000 毫升以上,使尿液稀釋,減少晶體物質的沉積。
2.均衡飲食 減少高草酸、高嘌呤、高鈣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
3.定期體檢 尤其是有結石家族史、代謝性疾病患者,應定期進行泌尿系統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總之,尿路結石雖然常見,但只要我們了解它、重視它,通過科學的治療和預防措施,就能有效地擺脫它的困擾,讓我們的尿路保持通暢,享受健康生活!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泌尿外科?
聯系電話:0373-3020911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