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3-01-30 20:45:00 閱讀次數:319次
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席間高脂飲食、美酒不可避免,相聚甚是美好,但一個個悲傷的故事卻誕生了......我們的“節日病”—急性胰腺炎登場了,消化內科病房儼然成了胰腺炎專場,尤其是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因其具有發病年輕化、易重癥、易復發等特點,更讓人不容忽視!
一、急性胰腺炎定義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是消化系統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是多種病因導致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所致的胰腺水腫、出血及壞死等炎性損傷,臨床以急性腹痛及血淀粉酶脂肪酶升高為特點,發病率逐年升高。急性胰腺炎的總體病死率約為5%,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病死率仍較高,已成為嚴重危及我國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
二、病因
急性胰腺炎可能存在多種病因,且存在地區差異。
膽石癥仍是我國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是酒精性。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c pancreatitis, HTGP)日漸增多,且呈年輕化、重癥化態勢,有超越酒精性成為第二大病因的趨勢,需引起重視,這也是今天我們分享的主角。
其他病因包括奧狄括約肌功能障礙( SOD)、胰腺腫瘤、藥物和毒物、胰腺外傷、高鈣血癥、血管炎性、遺傳性、病毒或細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等。經臨床與影像、生物化學等檢查,不能確定病因者稱為特發性胰腺炎(idiopathic pancreatitis)。小腸鏡操作術、外科手術等醫源性因素也可誘發急性胰腺炎。
三、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臨床特征
除具有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般臨床表現(腹痛、惡心、嘔吐、發熱)外,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還具有如下特征。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11.3 mmol/L是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發病時最重要的特征。
約50%HTG-AP患者的血、尿淀粉酶水平無明顯升高,脂肪酶對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準確率為91.83%,而淀粉酶的診斷準確率僅為40.38%。因此增加了其早期診斷的難度。
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多合并糖尿病、肥胖癥、脂肪肝等代謝性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腎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深靜脈血栓形成、多器官功能障礙發生率發生率較高,預后更差。
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復發率顯著高于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復發者多見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未控制、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及酗酒者。
高脂肪餐、飲酒、丙泊酚、雌激素、三苯氧胺、口服避孕藥、β-受體阻滯劑、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恩替卡韋等藥物均可誘發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同時,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家族成員多存在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LPL缺乏性疾病,但此類疾病患者多為年輕人且發病誘因隱匿,不易被發現及診斷。
四、如何診斷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
常常患急性胰腺炎時血脂也會升高,但怎么判斷是由甘油三酯升高引起的呢?這個問題交給專科醫生判斷!我們會根據病史、癥狀、檢查綜合評估,然后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普通大眾需要知道的是如下幾條預防措施。
超重或肥胖的患者,應盡量達到體質量指數(BMI)正常化。
切忌暴飲暴食,胰腺炎患者可做到每日4-5餐甚至6餐,良好地控制血糖,減輕體重,控制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防止再復發,這是飲食療法的關鍵。
急性胰腺炎常在飽食,脂餐或飲酒后發生,所以為了預防再次復發,應當徹底戒酒。
在改變生活方式和控制糖尿病后,如仍有控制不良的血脂時,需及時找專科醫師,積極采取藥物治療,同時要做好營養咨詢及定期血脂監測。
以上就是對胰腺炎尤其是對高甘油三酯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介紹及生活中的預防,新冠疫情終于結束,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夠以我們的健康為重,這樣我們才能走過一個又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
?
?????胰腺雖小 責任重大,“胰”路通行
“胰”路呵護
部分圖片和文字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供稿:王蓓蓓
美編:侯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