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黄色小说|丰满熟女人妻中出系列|nanataipei51吃瓜|中文字幕第三十五页

0373-3029114

【科普】輕松掌握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及一級預防

添加時間:2023-10-27 20:25:00 閱讀次數:373次

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卒中識別早,救治效果好!”,腦卒中是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其發病率、死亡和致殘率均很高,身體的殘障不僅嚴重影響了個人的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掌握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及一級預防知識,遠離腦卒中從自身做起,從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做起,健康生活每一天!


PART?1

什么是腦血管病一級預防?


腦血管病一級預防是指:發病前的預防,即通過早期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主動地篩查及控制各種危險因素,從而達到使腦血管病不發生或者推遲發生的目的。

腦血管疾病的一級預防主要是控制危險因素。腦卒中危險因素包括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和可干預危險因素,針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進行控制,可預防90%的腦卒中

1.png

PART?2
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種族、遺傳,雖然這些因素無法干預,但可以幫助評估個體罹患腦卒中的風險。

PART?3
可干預的危險因素

2.png

  • 高血壓

高血壓是腦出血和腦梗死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血壓越高腦卒中發病風險越高,控制高血壓是預防腦卒中發生發展的核心環節。

高血壓的防治措施:定期監測血壓,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減少膳食的脂肪含量,減輕體重,進行適當體育鍛煉,戒煙,減少飲酒,保持樂觀心態和提高應激能力及長期堅持口服降壓藥物治療。

一般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同時應根據患者年齡、基礎血壓、平時用藥及可耐受性進行個體化調整。

  • 心臟病

心房顫動、瓣膜性心臟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擴張性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等均為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其中心房顫動(包括陣發性房顫)最為重要,常引起腦栓塞,預防措施需應根據房顫患者危險因素分層、出血風險、經濟條件以及是否有條件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進行個體化抗栓治療,如抗凝(華法林,或者達比加群、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劑)或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等)治療。

  • 糖尿病

高血糖是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發生卒中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1.8-6倍,且糖尿病患者中,動脈粥樣硬化、肥胖、高血壓及血脂異常等發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人群。

對一般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7%以下,同時應避免低血糖的發生。對糖尿病患者要進行健康宣教,合理飲食,進行適當體育鍛煉,選擇規范的降糖治療。

  • 血脂異常

高膽固醇血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防治血脂異常應強調以控制飲食及體育鍛煉為主,輔以藥物治療,如他汀類藥物。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吸煙等其他危險因素者應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復查血脂。

  • 戒煙

煙草中含有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痙攣、血壓升高及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等。吸煙是缺血性腦卒中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確切獨立危險因素。因此吸煙者應該戒煙,所有人都應避免被動吸煙,同時加強宣傳教育。

  • 限酒

許多研究表明,飲酒量與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呈一種J型關系,少量飲酒降低缺血性卒中風險,而過量飲酒則增加缺血性卒中風險。飲酒量和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呈線性關系,飲酒量越大風險越高。

因此應加強科學宣傳教育,積極勸導有飲酒習慣的人適度飲酒,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應超過25g,女性減半。對于不飲酒者不提倡采用少量飲酒的方式預防缺血性卒中。

  • 肥胖

目前認為男性腰圍大于臀圍和女性體重指數(BMI)增高是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和超重者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合理的飲食,適當減輕體重。

  • 動脈粥樣硬化

顱內及頸部的大動脈粥樣硬化是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近年來研究表明主動脈弓動脈粥樣硬化也是缺血性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之一。

因此對于存在以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患者,應該積極篩查并控制其他卒中危險因素;對于存在不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狹窄的患者選擇他汀類藥物穩定斑塊治療;對于重度頸動脈狹窄(>70%)的患者,可以考慮頸動脈內膜切除術或頸動脈支架成形術治療。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可使動脈粥樣硬化性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2-3倍。對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者,應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聯合治療可以降低血漿高同型半胱氨酸。

  • 適度的體育鍛煉和合理膳食

規律、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增加腦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起到預防腦卒中的作用。飲食種類多樣化,多吃蔬菜水果。減少鈉攝入量,推薦每日鈉鹽攝入不超過6g。每日總脂肪攝入量應低于總熱量的30%。

3.png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神經內科二病區病房:0373-3029920

神經內科二病區門診:0373-3029505


供? 稿:神經內科二病區?裴科陽

審? 核:神經內科二病區?張軍艷

美? 編:張恩祺?

部分文字和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