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1-29 21:50:00 閱讀次數(shù):268次
懷胎十月
呱呱墜地
新手媽媽們
迎來了自己最珍貴的禮物
那么,寶貝們出生后
第一時間的乙肝防護做好了嗎
相關(guān)的防護知識
新手媽媽們有了解嗎
一、乙肝是什么?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HBV)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壞為主要病變的傳染病,嚴重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等,在我國的法定傳染病中屬于乙類傳染病。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
二、乙肝的母嬰傳播
乙肝的母嬰傳播多發(fā)生在圍產(chǎn)期,主要通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傳播。未干預情況下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率為 50%。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乙肝病毒DNA高水平母親所生的新生兒更易發(fā)生乙肝母嬰傳播。
三、乙肝的母嬰阻斷
全面落實預防母嬰傳播綜合干預措施可以將乙肝母嬰傳播的概率降低到2%以下。因此,加強乙肝病毒感染孕婦及其所分娩嬰兒的規(guī)范化管理是切斷母嬰傳播的有效途徑。
四、母嬰阻斷,可分為孕前、
孕期和產(chǎn)后三個階段
孕前:
1.早期篩查:育齡期及備孕期女性均應篩查乙肝兩對半,對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應進一步檢查乙肝病毒定量和肝功能。盡早明確感染狀況,評估妊娠時機及指導是否進行抗病毒治療。
2.如妊娠前篩查乙肝血清學指標均陰性,最好在妊娠前接種乙肝疫苗。若在接種期間妊娠,無需特別處理,且可完成全程接種。
孕期:
1.所有孕婦應篩查夫婦雙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2.妊娠中晚期乙肝病毒DNA載量>2乘10的5次方IU/ml,在與孕婦充分溝通和知情同意后,可于妊娠24-28周開始抗病毒治療,減少乙肝病毒母嬰傳播。
1.根據(jù)《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兒童免疫程序及說明(2021年版)》,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產(chǎn)婦所生新生兒提出如下免疫建議:
(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產(chǎn)婦所生足月新生兒,需在出生12小時內(nèi)盡早注射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肢體)部位接種10 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1、6月齡時分別接種第2針和第3針乙肝疫苗。。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產(chǎn)婦所生體重<2000g新生兒,應在出生后盡早注射100 IU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肢體)部位接種10 μg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并在嬰兒滿1、2、7月齡時按程序再完成3劑次乙肝疫苗接種。
2.做好生活中防護,不要讓嬰兒的眼睛、口、鼻或有破損的傷口接觸到乙肝媽媽的血液、唾液等。常規(guī)的日常接觸不會傳播乙肝病毒。
五、得了乙肝可以母乳喂養(yǎng)嗎?
母乳喂養(yǎng)不會增加嬰兒的乙肝病毒感染率。
但因病情嚴重不宜哺乳者應盡早回奶,可口服生麥芽或乳房外敷芒硝。
六、如何判斷母嬰阻斷是否成功?
嬰兒按程序接種乙肝疫苗,并于接種第3針疫苗后1—2個月時進行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體檢測,從而評估免疫成功或失敗。
1.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陰性、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陽性,且>100mIU/mL,說明預防成功,不用特殊處理;
2.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陰性、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陽性,但<100mIU/mL,說明預防成功,但免疫應答反應較弱,可在2-3歲時候加強接種1針,延長保護年限;
3.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陰性、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陰性(或<10mIU/mL),說明沒有感染HBV,但對疫苗無應答,需再次全程接種(3針方案),然后再復查;
4.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乙肝病毒表面抗體陰性,高度提示免疫預防失敗;6個月后復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仍陽性,可確定預防失敗,已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應定期監(jiān)測。
現(xiàn)如今乙肝母嬰阻斷措施的實施,使無數(shù)個家庭避免了下一代重蹈疾病覆轍,使這些孩子們擁有了幸福、健康的人生!
如有需要請聯(lián)系
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三附屬醫(yī)院
婦產(chǎn)科:0373-3029648
婦產(chǎn)科門診:0373-3029844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yè)廣告目的,如有相關(guān)疾病,請及時去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gòu)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quán)行為,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