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5-22 20:50:00 閱讀次數:281次
上次我們講到了關于抗磷脂綜合征的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及其所帶來的不良妊娠結局。今天,我們再來說一說導致復發性流產常見的解剖學原因之一的子宮頸機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C)吧!
子宮頸機能不全(cervical incompetence,CIC)又稱子宮頸內口閉鎖不全、子宮頸口松弛癥、子宮頸功能不全,是指在沒有宮縮的情況下,子宮頸由于解剖或功能缺陷而無法維持妊娠最終導致流產或早產。CIC的發病率占所有孕產婦的0.1%-2%,8%妊娠中期流產及早產與之相關。其臨床特征主要是在妊娠中晚期出現無痛性子宮頸擴張和羊膜囊膨出,一般出現在妊娠18-25周。臨床上CIC的診斷主要根據病史、超聲檢查和典型臨床表現進行判斷,治療主要以子宮頸環扎術最為有效。宮頸環扎術應用于臨床已有60余年。
接下來
就讓我們來聊一聊
復發性流產門診之“子宮頸機能不全的那些事兒”
患者案例 ? ? ? 田某某,33歲,孕3產0,2019年孕2月余時自然流產,胚胎未行遺傳學檢測;2022年孕22周時出現陰道少量流血,無明顯腹痛,4小時后至當地醫院,發現羊膜囊脫出于陰道內,診斷為難免流產,后經陰道娩一死胎。之后患者未進行系統的復發性流產的病因學篩查,2023年11月孕22周時來我院,因既往22周難免流產史要求超聲查宮頸管長度,陰超結果回示:宮頸管長約16mm,宮頸形態為漏斗型,內口漏斗三角形高度9mm,寬度18mm,結合病史診斷為子宮頸機能不全,急診行宮頸環扎術。患者于孕36周2天時出現不規律宮縮,拆除縫線,經陰道順利分娩1女活嬰。 1.先天性因素:有子宮頸缺如、子宮頸發育不良、部分子宮發育畸形、結締組織病(如:Ehlers-Danlos綜合征)等,可能造成子宮頸組織結構缺陷或功能障礙,導致患者子宮頸承重能力降低,發生CIC。 2.后天性因素:婦科手術機械性創傷(如:子宮頸錐切術,子宮頸切除術或廣泛切除術及反復機械性擴張子宮頸等)、引產及急產導致的子宮頸裂傷等因素造成子宮頸內口組織結構薄弱或缺失,最終發生子宮頸病理性擴張和松弛。 臨床表現:在缺乏明顯宮縮的情況下發生無痛性、進行性子宮頸縮短,伴或不伴子宮頸管擴張。 診斷標準:可歸納為?:(1)≥3次的無產兆出現無痛性晚期流產或極早產史。(2)≤2次的無產兆出現無痛性晚期流產或極早產史,伴下列條件之一?:妊娠期24周前陰道超聲測量子宮頸長度≤25mm,伴進行性子宮頸擴張,子宮頸管縮短;或非妊娠期時,陰道超聲測量子宮頸長度≤25mm;或非妊娠期時,8號子宮頸擴張棒無阻力通過子宮頸內口。 保守治療?:當患者出現CIC但不具備手術條件或不能手術時可考慮保守期待治療。治療原則如下?:(1)建議臥床休息,可利用托腹帶減輕羊膜腔壓力,減少下床活動;(2)若無禁忌證,可應用宮縮抑制劑、孕酮延長孕周;(3)應用糖皮質激素促胎肺成熟,提高新生兒存活率。 手術治療?:子宮頸環扎術是目前針對CIC的惟一有效術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子宮頸的機械承載支持,有助于子宮頸內口承擔妊娠晚期胎兒生長帶來的負荷,避免子宮頸口擴張,起到延長孕周、提高新生兒存活率的作用。 緊急子宮頸環扎術是針對妊娠中期有子宮頸縮短、子宮頸明顯擴張的補救措施。手術指征?:子宮頸內口擴張<40mm,且無明顯宮縮,伴或不伴羊膜囊外凸于子宮頸外口,無明顯感染跡象。應結合胎兒孕周、子宮頸狀況以及孕婦和家屬的意愿決定是否手術。 經陰道環扎者,沒有產兆,妊娠37-38周時拆除環扎帶。經腹腔鏡環扎者,沒有產兆,盡可能足月剖宮產,若有不能抑制的宮縮時隨時剖宮產終止妊娠。晚期流產或宮內感染者需及時拆除環扎帶。 應在妊娠期擇日行子宮頸環扎術,手術時機應選擇在既往發生流產的孕周前,一般在妊娠12-16周進行。對無明顯子宮頸機能不全的復發性流產患者,尤其是有多次清宮、多次宮腔鏡檢查手術操作者,子宮頸機能不全的發生危險增加,妊娠期應加強子宮頸機能的動態監測,一般自妊娠12周開始,每4周監測1次,必要時可縮短監測時間,每1-2周監測1次,以便及時發現子宮頸機能不全并及時給予處理;對于妊娠期發現無痛性子宮頸擴張者,盡可能行緊急子宮頸環扎術,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孕周,改善妊娠結局。 為了幫助不良孕產史的患者早日懷孕,且懷孕后實現保胎+產檢一體化專業服務,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婦產科特開設“復發性流產門診”,提供系統化、科學化、規范化、個性化、精準化的診斷與治療方案。
地 ???點:門診樓3樓婦產科1診室
聯系電話:0373-3029844
門診時間:周二全天和周三下午
專家介紹
何全中?中共黨員 主任醫師,科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河南省婦幼保健協會女性盆底及生殖整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康復醫學會第二屆婦產康復分會常務委員、河南醫學會婦產科分會委員、河南省婦科腫瘤分會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產后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盆底康復 學組委員、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婦產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衛生產業企業 管理協會婦幼健康分會委員參加工作 22 年, 具有豐富的婦產科理論知識,并熟悉與本專業相關專業的理論知識。擅長婦科腫瘤的微創治療,同時通過對妊娠相關合并癥的潛心研究,在妊娠相關免疫疾病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造詣。
程珂?中共黨員?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產科二病區主任。中國康復醫學會產后康復專業委員會第一屆青年委員會常務委員,河南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分會青年委員,產科學重點學科成員,河南省全民健康促進會婦產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委委員。發表學術論文數篇。從事婦產科工作16余年,具有豐富的婦產科臨床工作經驗。先后進修婦科腫瘤、產科危急重癥、新生兒重癥監護、遺傳咨詢及產前診斷,并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免疫科進修學習免疫相關妊娠疾病,師從國內著名生殖免疫專家趙愛民教授,對復發性流產患者的篩查、診斷、治療以及孕期監測方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盧玉玉?住院醫師,碩士研究生,從事婦產科工作4年,具有一定的婦產科臨床工作經驗,掌握婦產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知識與診療規范。業余時間認真系統學習了關于胎兒丟失及妊娠并發癥相關診療。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