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3-10-26 17:15:00 閱讀次數:3909次
一直以來對中醫學沒有深入的了解,總避免不了與西醫的比較,這個月期待滿滿地來到中醫科進行為期一月的學習,在各位優秀老師的耐心教導下,更進一步地接觸中醫臨床實踐,讓我重新思考了對中醫的看法。
一入科,婁政馳主任就帶我們參觀了中醫的治療室、文化展板以及存放各種中醫物件的“百寶箱”,我被濃厚的中醫文化氛圍所震撼。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學到了實用的中醫知識,例如在手指及耳尖相應穴位進行針刺放血治療,能夠很快緩解咽痛、牙痛、麥粒腫等癥狀,這招簡單易學,還立竿見影,學會后可太實用了!像針灸、拔罐在中醫治療上非常常見,針灸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引導人體不平衡的陰陽得到平衡,而拔罐療法以一種良性刺激在機體自我調整中,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陰陽的功能。
我們經常聽老師對病人說,您啊,有點陰虛啊,得開點滋陰的藥;大爺,您陽氣不足,得補陽才可以啊。接觸過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理論是以陰陽學說為核心的,那么陰陽到底是什么呢?
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結合在臨床跟診中的思考,我試著這樣詮釋陰陽:陽其實是能量,陰是承載能量的物質。?
能量之陽氣與承載能量之陰氣在人體中按一定規律運行,根據陰和陽的作用,其運行過程可以分為五個不同階段,有時是釋放能量,有時是儲存能量,有時是介于兩者之間,這五個階段在中醫上稱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中醫就是一個研究陰陽在人體中的運行規律,然后利用規律來解決疾病的學科。也可以說,中醫就是一個研究物質和能量之間關系的學科。試問,這樣的學科怎么會不科學呢?
以上是我對中醫中陰陽的了解,與大家共勉,最后,我得出一個結論,中醫是一門非常科學的學科,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相信中醫,它將會幫助更多人減少病痛。
?
賈夢麗老師點評
俊穎同學在工作、學習中非常善于發現問題,自主學習能力強,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她不是選擇立刻詢問老師,而是自己先查閱資料,當自己解決不了時,再尋求老師的幫助,這種學習精神十分值得鼓勵。要想學好中醫、用好中成藥,就得具備中醫思維能力,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理論入門的基礎,理解了陰陽、五行,才能更好的理解中醫理論,試著在臨床中多觀察、多體會、多思考,將中西醫理論結合應用于以后的診療中,用所學知識服務更多患者。(住培醫師:李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