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07-10-10 11:34:22 閱讀次數:3234次
河南省醫務人員規范服務守則(試行)
第一章 道德守則
第二章 行為守則
第三章 執業守則
一、醫師規范服務守則
(一)門診醫師
(二)急診醫師
(三)病區醫師
(四)感染性疾病科醫師
(五)醫師查房和會診
(六)醫師診療操作
(七)麻醉醫師
二、護士規范服務守則
(一)門診導醫護士
(二)門診分診護士
(三)門診治療室、換藥室、注射室護士
(四)病區護士
三、醫技人員規范服務守則
(一)藥劑崗位
(二)檢驗崗位
(三)功能檢查崗位
(四)醫學影像崗位
(五)病理崗位
河南省醫務人員規范服務守則
(試行)
第一章 道德守則
1、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醫療衛生事業。
2、崇尚科學,開拓進取,團結合作,勇于奉獻,自覺承擔為人民健康服務的社會義務和責任。
3、遵守診療技術操作規范,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科學施治。
4、恪守職業道德,一視同仁,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5、文明行醫,不以職業牟利,不向患者索要饋贈,不開搭車藥、搭車檢查,拒收“紅包”,自覺抵制各種商業賄賂行為。
6、注重醫患溝通,保護患者知情權和隱私權,關心、愛護、理解、尊重患者。
7、遵紀守法,遵守執業范圍和類別,客觀、真實、及時書寫醫療文書,依法出具有關醫學證明,依法開展診療活動。
8、勤奮學習,鉆研業務,不斷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和服務水平。
9、履行職責,隨時接受應對突發事件醫療救治的指令和任務。
10、履行社會義務,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宣傳和普及衛生保健知識。
第二章 行為守則
1、在醫療場所或診療活動中應著工作裝,佩戴胸卡(標明姓名、科室、職務或職稱等)。
2、儀表端莊,衣帽整潔。男醫務人員不留胡須、長發和戴墨鏡,不穿背心、短褲、拖鞋、睡衣(褲);女醫務人員不濃妝艷抹,不留長指甲及涂染指甲,不佩戴首飾,長發過肩應盤起,著裝忌薄、露、透。
3、提倡講普通話,語言溫和、清晰、親切、通俗,使用尊稱。如:同志、老同志、先生、女士、小姐、老師、師傅、大爺、大媽、小朋友等。
4、使用文明用語。如:您好,對不起,不客氣,謝謝,請進,請講,請稍候,請坐,再見,您需要幫助嗎?請問您哪兒不舒服?請配合一下,謝謝合作,祝您早日康復,您走好,請多提寶貴意見等。
做到“六不講”:不講生硬唐突語;不講諷刺挖苦語;不講損害患者人格語;不講傷害患者自尊語;不講庸俗口頭語;不講欺騙糊弄語。
禁用:不知道、不清楚、不是我負責、不行、我不管這事兒、我沒辦法等語言。
5、工作期間不進行非醫療性活動,不大聲喧嘩、聚集聊天,不在醫療場所及公共場所吸煙。禁止酒后從事醫療活動。
6、診查患者時態度和藹、神態自然,親切耐心,舉止優雅。
7、診療行為體現人文關懷,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檢查前、后規范洗手,冬天要先暖手后檢查。
8、嚴格落實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和醫療護理核心制度。
9、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書寫醫療文書,不得涂改、偽造、隱匿、銷毀醫療文書及有關資料。
10、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需經醫院批準并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1、在醫療活動中發生醫療爭議時,醫務人員須立即向所在科室負責人報告,同時依法按程序處理,并向患者耐心解釋說明,防止矛盾激化。
12、嚴格執行《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療廢物須分類棄置,廢棄的針頭、刀片等銳器棄置于專用利器盒內,敷料、棉球、棉簽等棄置于內襯黃色塑料袋的密閉容器內;患感染性疾病患者使用后的敷料、棉球等棄置于雙層黃色塑料袋內并縛于警示標識。
第三章 執業規范
一、醫師規范服務守則
(一)門診醫師
1、執行一人一診制度(一位醫師一次診療一位患者),旁邊可有一位家屬陪伴。
2、問診語言通俗易懂,態度和藹耐心。
3、查體時協助患者擺好體位,動作輕柔,盡量減少患者痛苦。檢查完畢幫助患者整理好衣服、下床。
4、男性醫務人員為女性患者進行檢查時,注意保護隱私,有護士或家屬陪伴。
5、詳細向患者或家屬介紹病情及診斷,并給予相關的健康教育和預防指導。
6、認真書寫門診病歷和門診日志,為患者再次就診提供方便。
7、醫師在接診過程中,應當注意詢問患者有關的流行病學史,結合患者的病史、癥狀和體征等對來診的患者進行傳染病的預檢。
8、開具處方或檢查單時向患者講明原因和必要性,并詳細告知藥物用法、用量和檢查的注意事項,有不宜向患者告知的情況須向家屬講明。
9、向患者介紹交費取藥的流程、輔助檢查科室的詳細位置,如患者需要復診,告知下次就診的時間及注意事項。
10、落實門診患者醫學檢驗項目、醫學影像、病理檢查結果互認制度(經副主任醫師以上人員確認,需重新做的檢查除外),避免不合理的重復檢查。
11、凡需要住院診療的患者,向其介紹現有病情和住院的必要性,并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
(二)急診醫師
1、認真執行首診負責制。
2、接診醫師協同出診醫師安排好患者,出診醫護人員詳細向接診醫師介紹病情、出診后處理和目前病情。
3、接診醫師迅速安排進一步檢查,在最短時間內做出診斷、實施救治,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時書寫醫療文書,時間具體到分鐘。
5、凡進行特殊檢查,需向患者或家屬講明原因和必要性,有醫務人員陪同。
6、告知患者或家屬診斷和治療方法,爭取患者或家屬的配合。
7、診斷不明或出現重大搶救事件時及時報告醫院醫務科,由醫務部門組織急會診及搶救,并向家屬告知可能發生的病情轉歸。
8、患者因病情需要在急診科觀察治療期間,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及時書寫急診觀察病歷,隨時記錄病情變化和處理經過,認真做好交接班。
9、患者需住院治療,在病情許可時,醫護人員護送轉入相關科室住院治療。
(三)病區醫師
1、患者入院后30分鐘內有醫師接診,急癥患者須立即接診。
2、向患者介紹本人的姓名、職稱和對患者住院期間應履行的職責,同時向患者介紹科室主任、護士長及經治醫師(或值班醫師)并告知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如有不適或需要幫助及時呼叫值班人員。
3、向患者或家屬說明詢問病史、查體和進行輔助檢查的必要性,取得患者或家屬配合。
4、認真進行各項體格檢查,針對性進行專科檢查。
5、患者入院后8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病危患者于入院后2小時完成首次病程記錄。
6、首次醫患溝通告知患者或家屬各種輔助檢查結果、初步診斷、下一步治療計劃,以及初步估計本次住院可能發生的費用。聽取患者及家屬對診治過程及住院后的各種意見和建議,尊重患者及家屬的選擇權。
7、患者入院后24小時內完成入院記錄。
8、危重患者每日至少書寫1次病程記錄,病情發生變化及時記錄。
9、患者病危需搶救的,應及時向患者家屬告知病危情況。
10、搶救危重患者時,嚴格執行搶救規程和預案,搶救工作及時、快速、準確、無誤。
11、搶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時書寫病歷的,有關醫務人員應當在搶救結束后6小時內據實補記,并加以說明。
12、診斷明確需要手術治療時,認真進行術前討論,嚴格按照手術分級選擇醫師;術前履行詳盡的告知義務,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并簽名后方可手術。
13、制定手術預案,針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并發癥有詳細的應對措施,避免或減少并發癥發生。
14、手術結束后及時完成術后記錄,手術記錄于術后24小時內完成。手術后三日內,每日書寫病程記錄1次。
15、經治醫師給患者實行輸血治療前,要向患者或其家屬告之輸血的目的、可能發生的輸血反應和經血液途徑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由醫患雙方共同簽署輸血治療同意書。
16、需要轉科治療的患者,經轉入科室會診同意后方可辦理轉科手續,轉出、轉入記錄分別由轉出、轉入科室書寫,轉入記錄在患者轉入后24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