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黄色小说|丰满熟女人妻中出系列|nanataipei51吃瓜|中文字幕第三十五页

0373-3029114

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識

添加時間:2007-08-30 10:18:38 閱讀次數:3173次

一、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

健康促進(Health Promtion)是指通過各種社會保健措施,使個體和人群自覺主動地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過程,即尋求科學生活方式,自我保健,合理營養,參與鍛煉,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注意心理衛生,逐步達到幸福健康長壽的高生活質量(圖6-1)。

圖6-1 被動治療模式與主動健康促進模式

健康促進需要人人參與,全社會動員。在人們生活的任何時候與任何場合,灌輸健康意識,實話環境控制,降低危險因素,實現人人健康的目標。其中,灌輸健康意識即為健康教育(Health Education),這是健康促進的初始因素和原動力。

在現代醫學科學技術條件下,人們缺乏的不是保健知識,而是不曾把這些知識或不知道如何把這些知識傳授給不同社會文化背景的人民。健康教育介入保健知識與人民大眾之間以教育的方式干預健康促進過程,指導行為習慣的改變,有效地培養健康行為,終止不健康行為的存在與發展,增進人們的生命素質。例如,70年代末,美國在慢性病防治策略中應用了健康教育手段,到1985年,有91%的人知道高血壓可導致冠心病,有77%的人知道高敵國壓可導致中風,有74%的人能主動測量血壓,養成了“三低飲食習慣(低鹽、低脂肪、低膽固醇)”,結果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壓危害。據統計,1978年以來美國缺血性心臟病死亡率下降10%,中風死亡率下降25%。

健康教育能促進健康行為糾正不良習慣,其干預作用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圖6-2):

1.人群中不健康行為比例下降(如性教育使不正當性行為比例下降);

2.人群中不健康行為發生率減少(如對青少年作吸煙危害教育使吸煙率下降);

3.人群中健康行為比例增加 (如就醫指導使患者遵醫行為增加);

4.人群中健康習慣鞏固率提高(如營養教育使居民合理膳食習慣保持在較高的程度)。

圖6-2 健康教育的干預作用和結果

二、健康教育的概念、特征和任務

1988年在第十三屆世界健康教育大會上,104個國家代表探討了健康教育的概念,認為健康教育是研究傳播保健知識和技術,影響個體和群體行為,預防疾病,消除危險因素,促進健康的一門學科。

健康教育融匯了哲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和傳播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重點研究保健知識傳播和行為改變的原理、規律和方法,以及社區教育的組織、規劃和評價的技術。健康教育被現代醫學看作是通過影響人們的知識態度和價值觀念,促使大眾學習并運用醫學知識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進而支持衛生政策,是創造健康社區環境的“大衛生”系統工程這一。

魯賓遜(Rubinson)博士為健康教育作過這種描述:

1.它是一門具有專門研究領域和需要業務培訓的,以交叉學科為基礎的科學;

2.它為衛生政策提供服務,闡明醫學技術成就的推廣應用與人們日常保健的相互關系;

3.既是學校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又是社區保健不可缺少的服務項目;

4.通過廣泛生動的教育,影響人們的健康行為,發揮其獨特的教育作用;

5.根據本底調查和應用研究的結果,制定教育的實施方針政策;

6.它必須由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專職承擔教育工作;

7.它以預防為主,以增進健康為宗旨。

開展健康教育已成為全球推進“人人健康”的戰略措施。這對于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具有特別意義。要解決11億人口的保健問題,僅僅依靠擴大醫療衛生服務,在現在經濟條件下必須是杯水車薪。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地改變人們衛生知識貧乏的狀況,把科學知識轉化為人們的健康行為。這就是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務。具體有以下四個方面:

1.確立健康教育在社會衛生策略和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樹立“人人受教育,人人都參與,人人得健康”的社會衛生觀;

2.提高健康教育的科學水平和技術方法,依靠政策、法律、經濟等手段,保健健康教育的效果;

3.建立全民的、終身的、系統的健康教育體系,提高健康知識水平,社會衛生責任感和自我保健能力;

4.建設與完善健康教育網絡系統,全社會齊抓共管,共享效益。

三、健康教育的發展和組織

健康教育有近百年歷史。近三十年來,健康教育發展迅猛,已從國家決策轉化為地方計劃,按本地需要確立教育方針,有效地調動社區參與,引進地方資源,支持健康教育;由單一目標轉化成多元目標,擺脫純粹疾病防治宣傳的框框,深入到指導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的領域;從內容單調、技術簡陋的宣傳方式轉向傳播擴散,行為矯治、社會參與政府干預的全方位工作模式;從重視個體行為改變轉化為建立群體健康信念和促進社會環境改變的協調發展。

目前,美國的健康教育很發達。政府每年對健康教育預算為15億美元,在200多所高等院校設有健康教育專業,20多所大學授碩士、博士學位,美國的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包括有:①總統健康教育委員會,是國家衛生決策智囊團。②衛生福利部保健信息與健康促進辦公室,是政府部門健康促進活動協調機構和信息交換中心。③疾病控制中心所屬健康促進與健康教育中心,是全國健康教育業務技術指導組織。外此,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健康教育,各類醫學、教育協會和企業、行政、宗教界也都介入健康教育。

我國是在繼承解放區衛生宣教的革命傳統基礎上,創辦起新中國的健康教育事業的。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2000年人人健康”全球戰略的推動,近年來健康教育事業得到重視和發展。1986年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在北京成立。全國現有65個地區性健康教育機構和1400余名專業人員。上海醫科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同濟醫科大學已先后設置健康教育專業。關于專業人員培養,我國還處于摸索階段。

我國健康教育組織機構建設的原則:

1.健康教育組織的設置,以城鄉人口數量和轄區面積而定,不宜機械地按行政區設立機構;

2.確定健康教育任務,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

3.明確健康教育機構的職權,要有獨立的專業體制和法定的業務指導權力。

我國健康教育網絡體系大致可概括為“一支隊伍,兩股力量,三個層次”即:以衛生部門為核心,健康教育專業機構為業務隊伍,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和衛生專業人員為骨干力量,聯合社會各界的群眾力量,利用有利時機,有效方法,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如圖6-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