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3-04-28 20:45:00 閱讀次數:341次
在生活中,有些時候我們會出現大便發黑,是真的有消化道出血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就分析一下大便發黑的情況。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最近2-3天內有沒有進食一些可以引起大便發黑的食物或者藥物,在食物方面動物內臟、血制品都可能引起黑便,藥物方面如藥用炭、鉍劑也可以引起黑便,常見的就是在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時候需要口服鉍劑,基本都會出現黑便,所以在發現黑便是要仔細回憶近期有沒有進食上述的食物、藥物等。 其次,在排除了上面的食物、藥物影響后,就要考慮是不是存在有消化道出血,按照消化道的解剖結構,我們的將消化道分為上消化道(食管、胃、十二指腸)、中消化道(小腸)、下消化道(結腸、直腸),其中最常見的出血部位為上消化道,其次為下消化道,發病率最低的是中消化道。 在上消化道中,引起出血最常見的疾病是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其他的疾病有糜爛性胃炎、胃癌、食管癌、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食管賁門黏膜撕裂、異物損傷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需要胃鏡檢查找到出血的原因,并且可以在胃鏡下進行止血治療。 在下消化道疾病中,常見的出血疾病主要有結腸息肉、結腸腫瘤、結腸炎、結腸憩室等,其中結腸憩室可能會反復出血、容易被漏診,結腸鏡是檢查結腸最好的方法。 上消化道疾病和下消化道疾病在引起出血時的表現也有所區別,上消化道出血后大便一般稱柏油樣、煤渣樣,可伴隨有嘔血,下消化道出血時大便一般為暗紅色、黑紅色等,出血部位越靠近直腸大便顏色越偏紅,所以根據大便的顏色可以初步判斷一下出血的大致部位,但是最終還是需要胃腸鏡的檢查。 在確定了黑便原因為消化道出血后,需要緊急到醫院就診,因為可能隨時出現大量出血,甚至是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在治療過程中一般需要禁食、止血藥物等,如果患者貧血很重則需要輸血治療,保證患者的生命穩定,出血原因的查找至關重要,是我們的治療方案確定和預后判斷的重要證據。如果發現了消化道腫瘤,就需要評估病情后選擇外科手術或腫瘤科進一步治療。 當我們發現黑便的時候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進行正規的檢查和治療,及早診治,避免耽誤治療。
新醫三附院?消化內科 聯系電話: 0373-302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