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7-22 20:00:00 閱讀次數:294次
1.百日咳是什么??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程較長,如果沒有經過正規治療,咳嗽癥狀可持續2~3個月,故名百日咳。
百日咳鮑特菌是一種短桿菌,長1.0~1.5mm,寬0.3~0.5mm 。
百日咳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咳嗽、說話、打噴嚏時分泌物可散布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通過吸入傳染,所以家庭內傳播較為多見,間接傳染的可能性小。
百日咳無明顯季節性。全年均可發病,但較多見于冬春季節。地理分布以溫、寒帶多發。一般散發,而在集體機構中可發生流行。
??百日咳患者、隱性感染者、帶菌者為本病的傳染源,無癥狀感染的較大兒童和成人,已被證實為兒童感染百日咳的重要傳染源。
從潛伏期開始至發病后6周均有傳染性,尤其是潛伏期末到病后卡他期2~3周內傳染性最強。
臨床特點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以及咳嗽終止時伴有雞鳴樣吸氣吼聲為特征。本病在不同年齡組均有發病,但多發生于兒童,尤其是5歲以下的小兒。
本病一旦受到煙塵、蒸氣、冷空氣等誘因,均可引起痙攣性咳嗽發作。
潛伏期過后開始有臨床表現,一般為三個時期:
目前臨床可用以下檢測項目:
①檢測咽拭子樣本中百日咳鮑特菌核酸,敏感性高,特異性強,適于早期、快速診斷。
②檢測血清抗體,需發病初期、恢復期雙份血清檢測對比,不適于早期、快速診斷。
③通過咽拭子取樣培養,培養時間較長,不適于早期、快速診斷。
①一般治療和對癥治療
按呼吸道傳染病隔離,保持室內安靜、空氣新鮮和適當的溫度、濕度。半歲以下嬰兒為防發生窒息,應有專人守護。痙咳劇烈者可給鎮靜劑,如苯巴比妥鈉、地西泮等,沙丁胺醇亦能減輕咳嗽。
②抗菌治療
百日咳鮑特菌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仍較敏感,治療的目的是清除鼻咽部的病原體,減少傳播,通常不能縮短病程。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等不良反應較少。目前我國已有大環內酯類耐藥的百日咳鮑特菌的報道。
以上兩類治療均應由專業的臨床醫師根據患者個人的實際情況實治。
百日咳鮑特菌對理化因素抵抗力弱,56°C 經30分鐘或干燥3~5小時可死亡,對紫外線和一般消毒劑敏感。
有,比如百白破三聯疫苗,完成接種共需4劑,即嬰兒生后3月、4月、5月、18~24月齡,各1劑。
百日咳疫苗接種對控制百日咳的暴發和流行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所有兒童都應進行百日咳的預防接種。
①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
②室內通風,特別是家庭、學校、幼兒園等。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醫學檢驗科?
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
聯系電話:0373-3020711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