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9-20 20:30:00 閱讀次數:358次
血液透析是通過血管通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體外,經過透析器把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過濾后再經血管通路回輸到體內。
血液透析通路是連接患者血管與透析機的必要通道,它允許血液從體內引出,經過透析機清除代謝廢物和多余水分后,再將凈化后的血液回輸至體內。因此,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對于透析治療至關重要。
目前常用的血液透析通路有三種,分別為自體動靜脈內瘺(AVF)、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AVG)、中心靜脈導管(CVC)。
1.自體動靜脈內瘺(AVF):是通過手術在皮下將距離相近的某一動脈和淺表靜脈血管聯通,人工形成體內動靜脈間直通管道。這種方法促使表淺靜脈血流量增大,以滿足血液透析治療所需。
2.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AVG):是在患者的動脈和靜脈之間,利用隧道器在皮下置入人工血管,人工血管的一端與患者的靜脈之間進行血管吻合,另一端與動脈進行血管吻合,從而建立動靜脈內瘺。
3.中心靜脈導管(CVC):將血透導管插入患者的中心靜脈內,從而方便建立體外血液循環,滿足血液透析治療需要的血管通路方式。最常用的中心靜脈置管方法有頸內靜脈置管以及股靜脈置管,術后可使用。
對于規律性血液透析者,指南和專家都推薦的選擇順序依次為:自體動靜脈內瘺(AVF)>人工血管動靜脈內瘺(AVG)>長期導管(帶隧道和滌綸套的透析導管TCC)。
1.視:內漏建立后需注意傷口局部情況,保持內瘺處皮膚的清潔干燥。如果發現傷口滲血不止,疼痛加劇,有紅腫、硬結,應及時就診。
2.觸:練習觸診內瘺,學會判斷內瘺是否通暢。具體的方法是,每天早、中、晚觸摸內瘺血管震顫,用非術側手觸摸術側的靜脈處,如果能摸到震顫,則提示內瘺通暢。
3.聽:練習使用聽診器聽診內瘺的雜音。可在晨起、睡前應多關注內瘺的雜音是否正常,有無貓喘音,發現異常應及時復診。
4.護:禁止加壓與提重物:禁止在有內瘺側的肢體量血壓、抽血、輸液或提重物,避免穿著袖口過緊的衣物,以免壓迫血管。需要注意定期進行功能鍛煉,術后第2~3天傷口無滲血,即可開始做握拳松拳、手指運動,術后2周即可開始功能鍛煉,如捏壓海綿球、手握健力器等,運動前臂以促進內瘺血管充盈,促使內瘺成熟。日常穿衣寬松,不可佩戴手表、過緊飾物等。
5.壓:透析后按壓內瘺力度適宜,按壓時間一般為15-30分鐘。識別按壓力度有兩點很重要:要摸到震顫;內瘺無滲血。若拆除紗球后針口出血,立即用手指按壓穿刺部位20分鐘,按壓力度以皮膚表面不出血而仍然摸到內瘺震顫、無明顯腫脹為宜。
總之,內瘺建立后的護理需要患者及其家屬的高度重視和積極配合。通過正確的護理方法和注意事項的遵循可以有效延長內瘺的使用壽命提高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質量。
如有需要,請聯系
新鄉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
護理部
聯系電話:0373-3029808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