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12-13 23:20:00 閱讀次數:426次
“癌者,上高下深, 巖穴之狀……,毒根深藏,穿孔透里,男則多發于腹,婦則多發于乳”。
——《仁齋直指方論·發癌方論》
中醫對癌癥的洞察已有兩千年,認為癌癥是臟腑失調、正氣不足,外邪侵襲、熱毒積聚所致。
中醫認為:“正氣內存,邪不可干”,可以通過提高人體正氣,預防癌癥的發生,總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中醫講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
保持七情平和、擁有健康樂觀的良好心理狀態,是防癌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醫學認為“病從口入”,保持健康飲食,能夠減少癌癥發生的風險。
《黃帝內經》曾提出“五谷為養、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五果為助”的膳食搭配理論,講究各種食物合理搭配,保證用膳者必需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的供給。
(圖源:太帥圖庫)
同時還要學會忌口,忌肥甘厚味;忌暴食酗酒;忌咀嚼煙草、吸煙;忌食煙熏霉變食物;忌食腌泡過咸食物。
日常生活中我們要保持合理運動,八段錦、太極拳、五禽戲、六字訣,這些傳統運動都有助于提高我們的免疫力!
(太極拳? 圖源:太帥圖庫)
肆
作息規律
規律而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五臟六腑功能的修復,進而提高自身免疫力。而熬夜對身體傷害很大,所以我們應當盡量避免熬夜。
中醫治療癌癥如今呈現百家爭鳴,各家觀點不盡相同,常見的治則包括這些:扶正培本法、清熱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軟堅散結法、化痰利濕法、以毒攻毒法等。
中醫治療癌癥強調 “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標本同治”、“治病求本” 的“辨證治療”,旨在維護患者的“正氣”以對抗“邪氣”。?
在癌癥治療期間,中醫可通過中藥、艾灸、穴位貼敷等手段輔助,以增強療效和減輕放化療等治療的副作用。
(艾灸? 圖源:pexels網站)
在癌癥緩解或穩定期,中醫可以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個性化使用中藥來改善體質、增強免疫力,從而延緩癌癥進展,提升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期。
(中藥? 圖源:unsplash網站)
聲明:本文僅作健康科普,不用于任何商業廣告目的,如有相關疾病,請及時去正規醫療機構就診。部分文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