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4-01-26 10:12:00 閱讀次數(shù):3347次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語出《道德經(jīng)》,是說攻克難事要從容易的地方開端,干成大事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它深刻揭示了由易及難、聚細成大的量變到質(zhì)變規(guī)律,修身立德、干事創(chuàng)業(yè)唯有遵循這個規(guī)律,才能創(chuàng)立功業(yè)、有所成就。
縱覽歷史,突破重大難題、開創(chuàng)重大事業(yè)者,無不“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明臣徐溥少年時有志于檢點言行、完善品德,他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每當心中生一個善念,或說一句善言,或做一件善事,便往其中一個瓶中投一粒黃豆。反之,若是言行有什么過失,便往另一個瓶中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通過不斷反省修正,黃豆和黑豆數(shù)量持平。后來,他再接再厲、防意如城,黑豆與黃豆相比顯得微不足道。正是他細節(jié)小事上朝督暮責,日積月累終成德高望重的四朝賢臣。
反之,想“一口吃成胖子,一步邁到天邊”,不注重下銖積寸累、日就月將之功,這樣的愿望終會是空中樓閣。岳飛之孫岳珂所寫《桎史》中的郭倪志一心想成就大事業(yè),每日與眾賓客批朝論政,有志整頓朝綱,大言不慚自比諸葛亮,但卻不潛心從文、躬親實踐,時領軍破敵,大敗。以淚洗面,對左右說:“此帶汁諸葛亮也”,眾賓皆笑。任何質(zhì)的飛躍都需要量的積累,不注重一步一個腳印循序漸進的積累而想一飛沖天,就存在折翅斷翼的風險。
慎易以避難,敬細以遠大?!坝谄湟住薄坝谄浼殹笔墙鉀Q局部完善、細節(jié)把控、精準落實問題,避免出現(xiàn)“木桶短板”“細節(jié)魔鬼”,進而影響整體、損害大局。東漢時,有一名叫陳蕃的少年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業(yè)。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的院內(nèi)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
“圖難”與“行易”、“為大”與“做細”,彼此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皥D難”“為大”是目標,“行易”“做細”是實現(xiàn)目標的具體環(huán)節(jié),小事做好,方能致其大;先行易事,方可克大難?,F(xiàn)實工作中,很多人容易出現(xiàn)兩種傾向:一種大事做不了,大難攻不克;一種小事不愿做,小難不愿攻。不管是哪種情況,都不利于工作的開展和深入。要把事情做好,既從大處著眼,學習曹沖稱象;又從小處著手,學習庖丁解牛,才能取得最佳質(zhì)效。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惫沤袷吕腿松鷮嵺`都告訴我們,凡事都應從“圖難”與“為大”去規(guī)劃決策,從“行易”與“做細”去行動落實。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黨員干部要樹立“圖難為大”之志,常懷遠慮、居安思危,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shù),善于把地區(qū)和部門的工作融入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善于把“行易做細”落實在“具體”里,打通政策執(zhí)行的“最后一公里”,以單項工作、單個環(huán)節(jié)的“盡精微”,為系統(tǒng)為全局添磚加瓦。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網(wǎng)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