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视频黄色小说|丰满熟女人妻中出系列|nanataipei51吃瓜|中文字幕第三十五页

0373-3029114

“講好家風家訓 弘揚傳統美德”系列優秀作品展示——王自然作品《懷念我們的父親》

添加時間:2023-08-21 10:12:00 閱讀次數:5130次

父親霍丕仁,1931年8月出生于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馬王廟街家中長子,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兄妹四人。

父親自幼在家讀私塾1947年,16歲時在老家加入傅作義的部隊,1948年底和平解放北京。1949年1月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解放戰爭期間參加了解放太原、蘭州、銀川等戰役。1951年2月至1953年10月受命入朝參戰,任中國人民志愿軍63軍564團1營1連衛生班長,抗美援朝期間英勇作戰負傷兩次。?

先后在五次戰役與英軍29旅作戰和鐵原阻擊戰中榮立三等功兩次。1956年從部隊轉業到河南省衛生系統,先后任省干部療養院護士長省醫療防疫大隊人事干事新鄉醫學院設備科科長,1990年離休。

父親的一生光明磊落,清正廉潔,為人正直,勤勞善良,生活簡樸,孝敬父母,對子女要求嚴格,他的性格品質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影響著我們。

早年的軍旅生涯練就了父親堅韌的格,非常人能比。2020年初父親開始食欲下降,日漸消瘦,我們曾勸他去檢查,可老人家總說沒事,這樣過了三四個月,總不見好,到醫院一查另一側肺又出了問題在醫院又是CT又是穿刺,折騰了一圈回到家居然連一句話都沒問。他內心隱忍,沉默少語,從不愿給家人麻煩疾病最后兩個月疼痛加劇,也只是在意識不清時呻吟兩聲。

父親冥冥之中可能有知,孩子們到齊的當天,臘月二十七,病情加重被送進醫院,在醫院與病魔繼續斗爭了七天,孫女和女婿輪流在醫院盡心看護,父親臨終前子、孫、重孫全部后代齊聚堂前,正月初四下午18:05安靜地走了,享年90周歲。

90周歲辭世,按老輩人的說法這是喜喪,不必太悲傷。可我們仍然有萬分的不舍,覺得父親走得太早,我們統共照顧不到三個月,我們甚至幻想著老人家能出院回家,照顧更長的時間,陪伴我們更久一些,我們想著父親能夠親眼看看電視劇《跨過鴨綠江》,再給我們講講朝鮮戰場的故事,看著孫輩們的孩子長大成人。

可這一切只是我們的幻想和一廂情愿。父親剛走的那些日子,我們每個人表面看起來似乎平靜如常,實際上無盡的思念在內心蔓延,常常會有一種錯覺,恍惚之間,覺得父親還在我們身邊。看到父親常坐的沙發,就想起他老人家靠在沙發,兩腳搭在茶幾看電視的模樣;吃飯的時候,看到他老人家的位置,就想起每逢春節大團圓時,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美食,喝著美酒,聽他老人家給我們講他在朝鮮戰場如何一槍崩了那個美國兵的故事;講他如何在戰友的尸體旁度過兩個晝夜;講繳獲英軍皇家29旅的餅干罐頭、紙煙,毛毯等物品時的興奮。看到他的茶杯、輪椅,用的各種物件,甚至他曾經過的電視劇,都會勾起我們盡的思念。

聽大哥講,父親的威嚴是他們小時候的深刻記憶。不僅是他們兄妹三個,整個家屬院孩子們干了壞事都怕他,毀壞公物、不關水龍頭折樹枝偷了動物園的兔子等行為,被他發現都會受到嚴厲批評,他從不告家長,孩子們又怕他又敬他,他們兄弟兩個偶爾領教過父親的巴掌。可是,自打我進了霍家門,父親對我們及孫輩都非常溫和,從沒見他發過火,還不時的關心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孩子們的學業。

父親的熱心助人常被同事們稱贊。七十年代父親經常出差,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買東西可不像現在這樣方便,尤其是去上海出差,讓捎東西的人特別多,由于父親熱心又細心,大家都特別信任他,走的時候口袋里整齊地裝著一袋子的紙條,寫著同事的名字和所需購買物品,包括衣物尺寸鞋子號碼等,回來時背著大包小包,然后家里就變成了熱鬧的集市,同事們各自拿到自己的喜歡的東西時,比現在拆快遞的心情還興奮,父親也滿足地笑了。

父親的孝老愛親在孩子們長大成人后有了更深刻的體會。1965年母親帶著他們從老家回到了汲縣(現衛輝市),由于長期超假母親失去了華新紗廠的工作,大哥的戶口還在老家,口糧不夠要買高價糧,父親每月57元的工資還要寄給爺爺奶奶和姥爺姥姥各10元。30多塊錢難以維持全家五口人的日常生活,他曾偷偷去賣血換錢來貼補家用。

父親的勤儉是我們的傳家寶。從大哥幾個孩子記事起,家里修修補補的事情父親全包了。家里最早的電子管收音機是買零件找人組裝的,外殼是木工做的,電扇是找線圈自己拼裝的,蒸籠是用鋁板自己砸出來的,鍋底漏了也是自己動手換的,家里修鎖配鑰匙、修拉鏈、修傘、修鞋都是自己動手;大哥回憶說,知青下鄉之前,他們兄弟倆都是父親給理發,第一次本來是理小平頭,結果理了半天沒效果,最后干脆推了個光頭。一張餐巾紙他們幾個現在都是用完了折疊起來放兜里下次再用,都成了習慣。

父親對待工作極其認真,嚴謹,容不得一點馬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任醫學院教材設備科長,大哥給我們講記得最清楚的一次,大概是80年代初,南方一個玻璃器皿廠發來的貨有點瑕疵,父親要求退貨。這時廠里來了兩個人帶著兩兜點心罐頭到家里,說了好多好話,想把貨物留下,結果父親發了好大的火,把人家罵了出去,點心罐頭也給扔到了門外。第二天,那倆人愁眉苦臉地用木棍把所有玻璃儀器砸碎裝箱運了回去。

父親對母親也非常體貼,他和母親日常吃的藥都是他分揀好,分別放在兩個不同大小顏色的瓶蓋里,并監督母親吃下。聽母親講,她前半輩子穿的用的都是父親出差買回來的,自己從未操過心。還有最近一次,那時他已經病得不輕,經常一天一天的不說一句話,身體很虛弱。有一天,我和嫂子還有母親在他床邊聊天,母親坐在窗臺上,他突然說,你坐在那里不涼嗎,立時,母親我們都笑哭了眼淚。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家風及和諧的家庭氛圍,無形中影響著我們家庭的每個成員,父親沉默少語,但是他特有的人格魅力始終是我們全家的精神支柱和定海神針(大孫女給爺爺的終極評價)。結婚35年了,我們婆媳、妯娌、姑嫂及孩子們一大家子從沒發生過任何的爭執與矛盾,連小小的埋怨都沒有。孫輩們學業有成,都在外地工作,可每到春節國慶這樣的重大節日,他們都會想方設法從外地趕來,回到爺爺奶奶溫暖的家里團聚。每到這個時候,也是父親最開心的時候。

父親的晚年生活可以說是幸福的,他老人家經歷了戰亂,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60多歲以極其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第一次癌魔,終于還是趕上了這個美好的時代,過上了他們那輩人為之奮斗夢寐以求的生活,安享晚年,子女孝順,家庭和睦。特別是孫輩們個個學業有成德才兼備,三個孫女和女婿六人,四個博士,兩個碩士,他們中有醫生、工程師、大學教授企業高管,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勤奮上進,是老父親晚年最感驕傲和幸福的事情。

親愛的父親,您在世的時候,每天都準時收看新聞聯播關心國家大事,今天我要給您說,黨的二十大就要召開了,我們的國家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盛,我們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這盛世如您所愿。

如今,您的重孫輩5個孩子個個聰明乖巧,在您的護佑下幸福快樂的成長,我們會教育他們,時刻牢記家風家訓,踏實,勤勞,內斂,正直,做一個對社會有用,對家庭守責的人。

作者: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