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23-04-27 09:24:00 閱讀次數:10813次
報告時間:2023年4月30日9:30-12:00
報告地點:新鄉醫學院博學樓(原第三教學樓)第一報告廳
報告1:視神經損傷后的再生及功能修復
主講人:蘇國輝??院士
主講人簡介: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院長, 香港大學腦與認知國家實驗室、社會學院及眼科學系、解剖系講座教授﹐何馮月燕基金明德教授(神經科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脊髓損傷研究協作組董事會聯席主席,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雜志總編輯。 1977年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 致力于研究視神經系統軸突再生。于1985年首先證實了使用外周神經移植的方法可以使成年哺乳動物的視網膜節細胞長距離再生。 研究方向是使用多渠道的方法, 來促進視神經及脊髓軸突再生,致力研究探索神經保護和再生的因素, 包括納米醫學、營養因子、運動、中草藥提取物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免疫療法和康復訓練等。 1995年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9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5年獲選為美國發明家學會院士,2017年獲選為 DABI(Dana Alliance for Brain Initiatives)會員,2019 年獲選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021年當選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迄今為止共發表470多篇SCI論文; 擁有專利 46 項。
報告2:運動、神經保護與精神健康
主講人:張力??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講人簡介:張力,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研究員,PI,博士生導師。2009年本科畢業于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專業(一級榮譽優秀畢業生),2014年從香港大學獲博士學位,2014年7月來暨南大學工作。主要研究領域為:運動改善腦功能的外周-中樞機制,重點聚焦不同“運動因子”調節突觸可塑性的機理。擔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運動與公共健康分會理事、中國生理學會應激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藥物濫用防治協會成癮與腦科學分會常務委員、Neuroscience Bulletin期刊青年編委等學術兼職。近5年的代表性成果發表于National Science Review、Advanced Science、Molecular Psychiatry、Science Advances、Current Biology、Cell Reports等高影響力學術期刊。運動與腦健康成果獲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作為負責人主持“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專項青年科學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
?
報告3:枸杞糖肽在神經精神疾病中的轉化應用研究
主講人:林康廣?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人簡介:林康廣,廣東省杰出醫學青年人才,廣州市心理學會副會長,中國認知科學學會認知與腦調控分會副秘書長兼委員。2015年香港大學心理學神經認知方向博士畢業,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兒童青少情緒障礙和雙相障礙的早期識別、療效、病理機制及非藥物干預手段(包括運動和枸杞糖肽等)。目前已建立兩個臨床隨訪隊列,包括雙相障礙高危人群和青少年閾下抑郁人群,旨在探索他們的長期預后和預測臨床轉歸的生物學標記物。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以及省市級多項課題,發表SCI收錄論文70余篇?,包括JAMA Psychiatry, Am J Psychiatry、Clin Psychol Rev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