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19-11-18 15:16:26 閱讀次數:7078次
? ? ? 本網訊(李長安)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講話精神,按照上級黨委部署和醫院黨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施方案》要求,10月27日上午,我院第二黨總支第六黨支部聯合第一黨支部及第三黨支部前往輝縣市拍石頭鄉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走北干渠,參觀人民公社舊址,聆聽感人的黨員故事,學習了先進典型,弘揚了革命精神,堅定了理想信念。
? ? ? 輝縣市拍石頭鄉團委書記鹿秀春同志帶領大家首先來到拍石頭鄉廟嶺村,他給大家講解了拍石頭鄉的由來和輝縣人民“大戰郊東溝”的故事,在他的生動講解下大家仿佛置身于60年代的拍石頭鄉,沒有平川,沒有水源,到處是荒山野嶺,到處是亂石滾滾,眼前閃現出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大戰郊東溝,把亂石河灘變成綠地良田的動人畫面。
? ? ? 隨后鹿秀春同志帶領大家重走了北干渠,步行到廟嶺倒虹吸處,體會當年輝縣人民戰天斗地、實干創業的艱辛歷程,給大家生動講解了原國家水利部副部長、原輝縣市縣委書記鄭永和的感人故事,他退休后放棄省城的舒適生活,堅持重返故鄉輝縣,他說:“國家干部有退休制,共產黨員沒有退休制,是共產黨員就要做到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他帶領輝縣人民,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18年如一日,克服各種困難,幫助人民植樹造林,引水修渠,鑿洞修池,架橋鋪路,實現脫貧致富,完成了北干渠工程,創造了“輝縣人民干得好”的輝縣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團結實干、無私奉獻、百折不撓、敢為人先,傳承了“說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難都不變”的太行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這已成為一代又一代輝縣人開拓進取、奮勇爭先的精神源泉。“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不忘三書記。”這里的三書記分別是焦裕祿、楊貴、鄭永和。當地百姓還把對老書記鄭永和的一片深情厚誼化作“人民永和”四個大字,刻在千米之高的太行山巔的巨石上。
? ? ? 隨后,大家參觀了抗日根據地,聆聽了抗戰歷史,表達了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在人民公社舊址,黨員干部聆聽了原公社第一書記孫釗的感人事跡,他帶領村民苦干六年,給拍石頭帶來了4座中小型水庫,80多個大型蓄水池,十幾個提灌站,使這個過去吃水貴如油的地方,一半耕地成為水澆地,13條干河溝修成了良田,而他自己卻從兩丈多高的崖頭失腳跌下,雖然摔得渾身青紫,仍然堅持在勞動第一線,勞動中又斷了一個手指,還不聽百姓的勸阻,依然沖在最前面,最后因心肌梗塞離開了愛他的人民。
? ? ? 活動結束,參加活動的黨員都被鄭永和同志和孫釗同志心懷山河、情系人民的赤子之心深深觸動,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將不忘黨員艱苦奮斗之初心,牢記醫者守護健康之使命,為醫院的發展添磚加瓦,為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