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07-03-24 08:28:38 閱讀次數(shù):3545次
|
近日,有媒體報道,一些感冒患者在服用了康泰克、泰諾、百服寧、感冒通等幾種常見抗感冒藥后出現(xiàn)了急性腎衰竭,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記者近日就這一事件進行了追蹤采訪。
百服寧會導致腎衰竭——
藥店:沒聽說,賣得挺好
市民:擔心,不敢再吃
近日記者在北京各大藥店采訪時發(fā)現(xiàn),康泰克、泰諾、百服寧等藥品都在正常出售,仍然占據(jù)著感冒藥的主要位置。當記者問那里的銷售人員是否知道抗感冒藥可能會引起急性腎衰竭的事情,他們的回答都是“不清楚”或者是“不知道”。
在北京東四環(huán)附近的一家連鎖藥店,記者向銷售人員詢問哪種退燒藥好,這位銷售人員二話不說就拿出了百服寧。記者疑問:“您沒聽說最近媒體報道百服寧會導致腎衰竭嗎?”銷售人員非常吃驚地對記者說:“百服寧一直都賣得挺好,買這些藥的患者都是直接點名購買,根本就不用我們推薦,所以也就沒有聽說什么反應!”記者問:“如果有消費者來此反映,你們會怎么辦?”銷售人員說:“如果沒有權威部門明確的檢測報告,藥店還是會繼續(xù)銷售這幾種藥品的。”
藥店雖然處事泰然,但是“抗感冒藥會導致急性腎衰竭”的消息還是引起了一些市民的擔心。劉女士告訴記者,他們?nèi)叶剂晳T于感冒、發(fā)燒后服用百服寧、康泰克等藥品,如果真的像報道中說的“部分退熱藥的腎毒性大,導致了腎臟疾病。很多人都是在感冒后不及時就醫(yī),隨便服用這些藥品后發(fā)病的,有的還因此導致嚴重的腎病”,現(xiàn)在看來真不敢再吃了。
對此,記者撥通了百服寧的生產(chǎn)企業(yè)“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的電話。接線員向記者表示,最近并沒有接到過“百服寧會導致急性腎衰”的報告,至今還沒有患者吃百服寧導致腎衰的情況發(fā)生過。記者問:“說明書上的不良反應中寫著‘長期大量用藥會導致肝腎功能異常’,長期是指多久?大量又是指多少?”接線員回答:“超過說明書的推薦量屬于大量,長期就是指說明書上的建議的服用期,一般都是在1周,在這個時間段服用都是可以的。如果超過一周,所要緩解的癥狀沒有緩解的話,就要去就診,排除一下其他的原因,調(diào)整用藥。如果嚴格按照說明書中的服用,排除禁忌癥和與禁忌藥物合用的話,一般來說都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隨后查閱了“日夜百服寧”的說明書,在“注意事項”中這樣寫到:“日片,每天劑量不超過3片,夜片不超過1片,每次服藥的時間間隔不少于6小時。療程不超過3-7天。”
但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藥品評價中心孫忠實教授表示,百服寧、泰諾等均屬于OTC類藥品,解熱類非處方藥服用不得超過3天,鎮(zhèn)痛類非處方藥服用不得超過5天,如果癥狀沒有緩解,請咨詢醫(yī)生,不得自行服用。
在此新聞被報道后,有關負責人表示,絕大多數(shù)藥品都有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但是這些跟藥品質量并無直接關系,但是藥品企業(yè)必須在說明書中注明有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如果不注明就不能銷售。
記者查閱了這幾種感冒藥的說明書,只有日夜百服寧在說明書中有“長期大量服用可引起肝腎功能異常”的提示,康泰克、泰諾的說明書中只注明了“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不合理用藥成第四號殺手
大家可能還記得這個故事:一個年輕人因發(fā)燒住院,醫(yī)生發(fā)現(xiàn)哪怕是最強力、最新型的抗生素對他都無效,都無法遏制他的病情,最后患者死亡。后續(xù)檢查表明,他由于擔心單位食堂不干凈,每餐后必吃兩粒抗生素,使其體內(nèi)產(chǎn)生了大量耐藥菌,這是其死亡的罪魁禍首,這些細菌面對現(xiàn)有抗生素都已無敵。顯然,這場悲劇是吃藥吃出來的。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遇到頭疼腦熱,為了圖省事,都是去藥店買藥自行解決。也有很多市民在家里都常備了一些百服寧、泰諾等解熱鎮(zhèn)痛藥,自己感冒時就吃上幾顆。孰不知,這樣的自我行為實為濫用藥物。
世界衛(wèi)生組織警示,不合理用藥已經(jīng)成為當今全球的第四號殺手,調(diào)查顯示全球1/3的人死亡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藥。用藥不當主要表現(xiàn)在:單次用藥劑量過大,用藥品種過多,造成重復用藥;慢性疾病長期用藥;擅自用藥或停藥。
在北京東直門醫(yī)院急診科工作了20年的劉主任告訴記者,近年來因服用抗感冒藥、中成藥、抗生素所導致的腎臟疾病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從臨床上看,很多患者本身身體非常健康,但就是在服用了抗感冒藥等藥品后引起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水腫、蛋白尿、高血壓等癥狀;還有的一些患者是本身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腎臟疾病,但他們并不知道,由于腎臟疾病也能引起頭疼、流涕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因此就自行服藥治療,這樣無異于“飲鴆止渴”,癥狀自然愈加嚴重。
劉主任向記者介紹,之所以會造成這種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現(xiàn)在很多市民習慣于自我藥療,而不是上醫(yī)院尋求治療。就如最普通的“上火”,表現(xiàn)為口干舌燥、牙齦腫痛、大便干燥、口苦咽干等,患者一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自購一些“敗火”藥物服用。但是像龍膽瀉肝丸、牛黃清心丸、牛黃上清丸等“敗火”藥物,使用不當會危害健康。由此可見,“是藥三分毒”,即便是民間常用各種靈驗藥方也不能盲目濫用。
患者受廣告影響求貴求新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fā)現(xiàn),有些患者去藥店買藥都是受到藥品廣告宣傳的影響,“跟著感覺走”。而藥品宣傳的不規(guī)范,副作用輕描淡寫,則給許多人留下藥是越新、越貴、越好的印象。為了不虧待自己,患者吃“好藥”成了迷信,喜歡用新藥、貴重藥,使得某些新藥、貴重藥的濫用現(xiàn)象越來越甚。
東直門醫(yī)院的醫(yī)生向記者反映,很多患者稍有感冒發(fā)熱,不論是否有病原菌感染,也不論感染是否對所用抗生素敏感,就要求醫(yī)生開“最新、最貴、最好”的抗生素。殊不知,這樣會引起一系列的問題,如細菌耐藥性增強、過敏反應、毒性反應增多、二重感染。藥能治病也能致病,當患者在享受新藥治療時,很可能遭受不良反應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