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2007-03-08 09:04:15 閱讀次數:4149次
對癥治療≠對因治療
嘔吐是暈動病常見的癥狀,很多人認為甲氧氯普胺作為止吐藥用于防治暈動病是理所當然的。其實這是一個認識誤區。
∞ 暈動病又稱運動病: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暈車或暈船,是指在乘車、航海、飛行或其他運行時,不規則地顛簸,超過個體所能耐受的限度,而產生的頭暈、出冷汗、惡心、嘔吐、心慌、胸悶及面色蒼白等一系列現象,嚴重嘔吐時,可引起失水和電解質紊亂。暈動病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了,主要與影響前庭和自主神經功能有關。
∞ 甲氧氯普胺又稱胃復安:為多巴胺受體拮抗劑,能阻斷中樞催吐化學感受區中多巴胺受體,降低嘔吐中樞的神經活動,具有強大的中樞性鎮吐作用;較大劑量時也作用于5-羥色胺第3受體,產生止吐作用。對于胃腸道的作用主要在上消化道,可促進胃及上部腸段的運動,加速胃的正向排空,這些作用也可增強甲氧氯普胺的鎮吐效應。臨床上主要用于慢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惡心、嘔吐等癥的對癥治療。但甲氧氯普胺無阿托品樣抗膽堿作用和明顯的中樞鎮靜作用,對暈動病等前庭功能紊亂所引起的嘔吐療效不佳。鹽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說明書的注意事項中,明確有“對暈動病所致嘔吐無效”的說明,所以該藥不宜用于暈動病的預防和治療。防治暈動病的藥物主要是抗膽堿藥和抗組胺藥兩類。
藥名類似≠作用相同
∞ 呋喃唑酮與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同是硝基呋喃類合成類抗菌藥,臨床上并不常用,且兩者藥名相似,容易混淆,不熟悉者容易誤把呋喃唑酮當做呋喃妥因用于尿路感染。
∞ 呋喃唑酮又名痢特靈:該藥口服不易吸收,主要在腸道內發揮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痢疾、腸炎、霍亂等腸道感染性疾病;尚可用于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與抗幽門螺桿菌有關;栓劑可用于治療陰道滴蟲病。呋喃唑酮口服后吸收的僅為給藥量的5%,吸收部分主要隨尿液排出體外,但在尿液中不能達到有效治療濃度,不能用于尿路感染的治療。而呋喃妥因口服吸收迅速,藥物吸收后在腎中的濃度較高,給藥量的40%~50%以原形自腎臟迅速排泄,主要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也可用于尿路感染的預防。兩藥雖為同一類藥品,但不像其他抗菌藥物,用途完全不一樣。